超过两成受访企业将减少年终奖
而据专家分析,高含量三聚氰胺奶粉流向饲料产品的危害不容小视。
最终,她在货架上拿了一瓶福临门菜籽调和油。消费者多不知情 在一家超市的食用油销售区,售货员张女士说,很多来买油的市民都不知道有转基因食用油,买的时候也很少问,多数人主要还是看价钱。
比如散装大米、玉米等没有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注,包装大米和其他主粮也都没发现有标注。对此,有关专家建议消费者,无论什么食物,一定要养成熟食的习惯,避免生吃。有几次去买油时一旁的售货员会向她介绍哪些是转基因油、哪些不是转基因油,有时是看标签说明。豆奶的主要生产原料都是大豆,这些大豆是否为转基因大豆呢?记者一袋袋翻看,大多没有注明是不是转基因大豆。刚当上妈妈不久的黄小姐则明确表示转基因的不吃。
记者发现,超市营业员多数也对转基因食品不太了解。目前只能说,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以及西部大开发对甘肃的优惠政策,在成立葡萄酒产业集团、葡萄品种繁育基地、葡萄庄园旅游、葡萄副产品开发、葡萄酒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加大对农业和林业技术人员葡萄栽培技术的培训,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和林业技术推广体系,采用课堂讲授和田间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对葡萄的栽培、种植及后续管理进行帮扶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力争在重点市及县市区、重点基地,为每个种植户培训1名科技明白人。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严格质量监控等措施,提高产品品质。具体目标: 1.酿酒葡萄种植。健全葡萄酒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在立足省内培养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009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0.5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国内葡萄酒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指导企业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积极采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酒类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按照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原料基地化、管理规范化、加工工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高端化、品质特色化、营销统一化的发展方向,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支撑,强化政府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做大做强我省葡萄酒产业。主要负责研究市场动态,为企业和种植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我省的葡萄酒分级制度,提出酒用葡萄和各等级葡萄酒参考价格,进行行业自我管理和规范,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统一宣传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要加大葡萄酒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宣传我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知名品牌入驻甘肃,吸引战略投资者,不断增强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实力。一是通过企业和品牌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发展壮大,淘汰弱小企业和弱势品牌,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及强势品牌。
省政府金融办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改善金融服务。甘肃: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2010-05-17 00:00 · Sally 日前,甘肃省正式出台《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优质、高端葡萄酒的核心产区。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要把葡萄酒产业的建设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整体宣传、统一营销、酒庄建设等措施,提升品牌效应。
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等单位现有的科研力量,联合相关企业,组建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三)促进行业自律管理。
注重葡萄栽培与种植、葡萄酒酿造和生产等各环节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着力提高产品品质,重点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新品种,强化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天水等市,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适宜葡萄种植的戈壁荒地、荒山荒坡等,努力扩大酿酒葡萄栽种面积。
营养和果实生长期光温适宜,相互匹配好,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枝叶生长迅速, 树势恢复快。葡萄酒产业包含种植、加工、营销等多个环节,涉及农林、工业、商业、旅游、文化等诸多产业,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葡萄糖浆、罐头、葡萄汁饮料、葡萄籽油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产品开发,加强葡萄酒皮渣等副产物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要围绕提高葡萄品质,合理确定单位面积产量,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架式和栽培管理措施。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包括葡萄原料标准、工艺方案、分析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手段等在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以下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文: 一、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把葡萄酒产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的要求,依托已有的产地和产品优势,围绕两年实现突破、五年明显见效、十年形成规模的战略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着力扩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壮大葡萄酒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我省葡萄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通过发展葡萄酒加工业,带动制瓶业、印刷包装业、运输业、原辅料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逐步建立一支同葡萄酒产业成长、壮大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各级政府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产业定位、出台扶持政策、加强技术信息服务、规范市场环境,为我省葡萄酒产业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强化和完善我省葡萄酒行业内部的自律管理和协作互助,成立甘肃省葡萄酒行业协会。在实现生态修复的同时,确保全省葡萄产区自然环境的持续性。
加之降水少、空气干燥、相对温度低、成熟前降温快,病虫危害程度小,可以少施或不施农药,非常适合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我省河西走廊和天水市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分布着大量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域。到2020年,全省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
规范政府职能,坚决制止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降低企业非经营性负担。6.坚持产业整体推进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原则。
到2020年,达到50万亩左右。1.坚持葡萄酒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协调各商业银行,对符合规划发展要求的龙头企业进行贷款支持。鼓励和引导葡萄酒企业与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联合创办专业的葡萄酒网站、杂志、专栏,宣传葡萄酒文化,普及葡萄酒知识。
协调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支持上市企业增资扩股,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3.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争取退耕还林、三北四期、荒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治理项目和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作为自律性行业组织,具有制定行业标准,促进会员之间交流,协调会员之间利益,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职责。
各产区政府要把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通过发展葡萄酒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要以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契机,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我省的葡萄酒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推荐我省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二是以产权为纽带,以资产重组为形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对弱小企业和品牌进行兼并、重组,着力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葡萄酒企业集团和强势品牌。六是自主品牌优势不强,缺乏龙头企业。
努力探索资源与环境、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改善产区生态环境,提高葡萄质量。到2017年,达到40万亩左右。
最新留言